自18世紀蒸汽動力點起工業革命的星火,製造業技術仍如永生之炎持續燃燒淬鍊出20世紀的自動化生產,時至今日,進化的腳步隨通信技術的變革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也就是曾經一度登上新聞版面的工業4.0。

    自2011年漢諾威工業展首次提出工業4.0的概念以來,以製造為主力的國家均無法忽視這個新興概念將在未來對國內製造業的衝擊,起因自德國將工業4.0制定為由教育至產業全面革新的重要國家發展政策,其威脅性不容小覷,因此眼下的製造大國如美國日本與中國也祭出因應策略備戰。在基礎概念上,相較於3.0的自動化製造,4.0更強調的是機械與機械之間的溝通串聯,也就是利用成熟的資訊技術做到智慧化,而智慧化所帶來的功效不僅只有強化生產線的產能,連帶能夠提升製造精度與迅速反應產品設計變化達到客製化,也就是智慧化工廠。

    以德國製造作為借鏡,台灣以製造業為基礎逐漸轉型為技術導向,雖然政府希望搭上4.0順風車帶動國內產業再造,然而相較於中國已著力布局在相關的專利研發上,在國內企業智慧財產權概念較稀薄與關鍵技術掌握不足,為此國內製造業應更積極著眼於專利佈局上,減緩未來大國牽制力帶來的衝擊。工業4.0在多數人眼中仍然是政府的空話,然而台灣製造是否能夠再活化與進化,似乎能夠從下一波改革中找尋契機,除了期盼政府資源整合,掌握專利也是下個世代必要的力量。

參考文獻:

聯合財經網 http://goo.gl/BPfT8e

國家實驗研究院 科技產業資訊室 http://goo.gl/657VMp
arrow
arrow

    ZoomlawPate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